香港的歷史建設這幾年在美其名市區重建而被逐一清拆
於是民間出現了一股保護集體回憶的保育行動
兩位 80 後(1980 年代出生之謂)有心人 Stephen 和 Josie 亦投身其中
聯合組成了 Secret Tour HK,以免費形式,每月帶領來港旅人遊香港
所遊之地當然非一般才配合Secret(秘密)之名
其實也沒有多秘密,只是帶旅客深入草根階層走走看看
如到深水埗的公共屋邨或是觀塘的工廠區
再配合二人身為香港人的夫子自道,把香港繁榮以外的另一面呈現於旅人面前
去年 9 月曾經參加他們的灣仔一日遊
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加上少部份的香港人約 40 位團友
我們去過全球最貴的大榕樹,又跑到半山看防空洞
經過鬼屋,停在房地產公司說香港樓價貴得驚人
再走入新舊菜市場作比較,最後以藍屋作結
午飯則在道地茶餐廳解決,令不少老外們大開眼界也大飽口福
最最最最最難得是行程中,外地遊客和香港團友的互動交流
通過發問與回答令外來者得到了一個和印象很不一樣的香港
由去年開始至今已發起了十數次旅遊活動的Secret Tour HK
每趟旅程都以 facebook 和 email 公報和報名
因為非謀利,規模不算大,卻在社會中牽起了陣陣縺綺
不僅香港媒體報導推動,也吸引了外地媒體跨越重洋來採訪
二月他們將會再次成團出遊土瓜灣
閱畢上文有興趣參加的各位,可到他們的臉書報名去
Secret Tour Hong Kong
https://www.facebook.com/secrettourhk
灣仔之旅於早上 10 時集合於金鐘港鐵站內
一直在灣仔工作至今才知道於金鐘廊有這棵百年老榕樹
而且還是全球最貴的榕樹來著
作為行程首站已叫人印象深刻
謝謝 Secret Tour HK 讓我這港仔對香港有更多認識
汗顏中…!
話說當年發展商答應保留老榕樹才換來發展機會
於是花了接近 2400 百萬港幣在地下建了一個 10 米深的大型花盆
從此大榕樹不僅以年紀老邁見稱,亦成了全世界最貴的一棵大樹
Stephen 和 Josie 在房地產公司前訴說香港房價比天高
老外來客聽到一般人根本買不起自己的房產先是大感驚訝
再看到房屋廣告中的價格更是為港人叫苦
這邊房地產公司
那邊是新蓋華廈一幢幢
很諷刺
另一個不說不知的適安街小巷牆壁已成了藝術廣告畫
聽說很多想要露一手的都對這小巷子虎視眈眈
大家往山上走…去哪?
灣仔有小山丘不是人人知道
小山丘中有荒廢了的巨宅更是首次聽聞
當天 Josie 和 Stephen 的輔助工具只有麥克風和小喇叭
不過聽說之前在觀塘工廠大廈中他們還帶了 iPad
現場播出當年巨星陳寶珠小姐的「工廠妹萬歲」來解說香港工業的光輝歲月
Secret Tour HK 的活動每次報名都很熱烈
Stephen 和 Josie 都會按情況作出挑選
希望可以把香港推動到更多同國家
圖為團友之一的 3 位居港台灣太太
午餐於道地好味的小茶餐廳內解決
來自西方的團友看到牛肚非常好奇卻不敢嚐試
即便是魚丸或餛飩他們都搖頭 Say No
反而一盤炒烏龍麵他們品嚐過後卻大說好吃死了!
對冰凍檸檬茶更是讚不絕口
飯後來到已消失的囍帖街來追憶這條既小卻充滿特色的小街道
旁邊汕頭街的雀鳥店亦即將消失於香港市面因為政府已停止發出牌照為了防止禽流感
看到這些可愛的鳥兒大家不禁一直舉機拍照
太原街的菜市場和交加街的菜市場大樓只一街之隔
卻有交投熱絡和場面冷清之別
再次引證了在位人士和民間意願的南轅北轍
最後一站來到灣仔藍屋
藍屋之稱謂看到外表已經不言而喻
大樓建於 1922 年,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舊式唐樓
樓下店面現為灣仔民間生活館
以展出當年灣仔民間的生活用品為主
圍著藍屋走一圈如走進時光隧道
那些木門那些窗框都屬於那些年的美好
還有一家醫館,館主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的後人
看著醫館外表的油漆斑駁脫落
當中故事應該不輸其師祖同樣的引人入勝
藍屋的木樓梯是其建築特色
特別是上面的幾個數字及符號更是歷史
是當年挑糞工人記下到訪日期畫下的記號
可是早前政府以結構不安全而被拆走
破壞了這個歷史見證只留下幾塊木板
可惜!
大伙兒在藍屋後面的空地玩起了「估/猜領袖」遊戲來
作為介紹當年人人貧窮時,小朋友如何不用花一分一毛仍可以玩得很開心
大家在藍屋旁的大龍鳳酒吧作最後交流
為把香港的秘密繼續流傳至世界各地不同角落
Stephen 和 Josie 把握時間要求團友寫下以不記名的方式寫下自己的秘密
這些秘密將會在稍後的 Secret HK 展覽中送給入場的參觀者
思前想後下寫上了「我的秘密是:I Love HK」交回給二人
雖然只是一月一團
卻犧牲了 Josie & Stephen 的公餘時間作資料搜集
付出有回收,除了 Secret Tour HK 的受歡迎
去年他們兩位更獲得南方都市報頒發獎項作表揚
除了以 Tour 形式為香港保育出力
他們更受邀舉行講座以圖片和說話繼續為香港發聲